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

桫欏峽谷位于五通橋區(qū)西壩鎮(zhèn),北靠樂山大佛,西鄰峨眉仙山,離樂山城區(qū)不足20公里 ,車程僅需半小時,因谷內(nèi)連片生長著5萬多株桫欏而得名。桫欏與恐龍同代,距今已有2億 年的歷史,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,被稱為"植物界的熊貓"。走進桫欏峽谷,只見幾萬株桫 欏撐起重重疊疊的綠傘,將峽谷蔭蔽得幽深迷人。谷內(nèi)空氣清新,氣候涼爽,巖崖崢嶸,溪 水淙淙,令人心曠神怡。 在谷中有不少神秘的自然、人文現(xiàn)象十分迷人
沉犀節(jié)孝坊位于犍為縣清溪鎮(zhèn)沉犀村,沉犀節(jié)孝坊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,于清嘉慶七年(1802年)請旌奉旨修建。歷經(jīng)八年,于嘉慶庚午(1810年)仲冬竣工。已有200多年的歷史。孝坊為四柱三門,四柱三間面闊7.99米,三重檐五樓,通高11.25米。石臺基長11.92米,寬8.1米,高0.6米。牌坊上方刻有“圣旨”二字
桫欏湖位于樂山市犍為縣同興鄉(xiāng)境內(nèi),國家AAAA級景區(qū),距犍為縣城17公里。桫欏湖原本不是湖,1984年,壇罐窯水電站橫斷馬邊河,水位上升,形成了縱向流域18公里、水域面積150公頃、陸上面積達20多平方公里的同興桫欏湖。
蜀南茉莉香都景區(qū)是國家AA級景區(qū),位于樂山市犍為縣清溪鎮(zhèn)沉犀村,坐落在古犍為郡遺址上,距樂宜高速犍為南出口6公里,離樂山大佛60公里,是犍為黃金旅游環(huán)線(嘉陽小火車——芭馬峽——桫欏湖——蜀南茉莉香都——清溪古城——犍為文廟)上的重要一環(huán)。
犍為文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國家AAA級旅游景區(qū)。位于四川省樂山市犍為縣玉津鎮(zhèn)南街297號犍為文廟始建于北宋,重建于明代洪武四年,迄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。座落于縣城玉津鎮(zhèn)南街297號,占地24000平方米,規(guī)模宏大,富麗堂皇,在全國現(xiàn)存文廟中,規(guī)模居全國第四,四川di一。 2020年11月18日,犍為文廟當選“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標”。
沐川竹海是國家AAA級景區(qū),位于沐川縣城東南方,國道213線上的永福鎮(zhèn),距沐川縣城 20 公里,距樂山 120 公里,距成都市200多公里。
國家AAAA風景區(qū),羅城古鎮(zhèn)被譽為“中國的諾亞方舟”,羅城古鎮(zhèn),位于犍為縣東北部,距樂山市 60公里,距犍為縣城25公里。居住著漢、回、彝、滿、藏、黎、苗7個民族。古鎮(zhèn)主街涼廳街俗稱“船形街”,始建于明代崇楨元年( 1628年),老街今仍保留著部分明清時代老四川文化的人文風貌。
清溪古鎮(zhèn)位于犍為縣城西南的馬邊河畔,是雷波縣、馬邊、屏山、沐川四縣物流總出口。鎮(zhèn)境東與孝姑鎮(zhèn)毗鄰,南與榨鼓鄉(xiāng)、九井鄉(xiāng)接壤,西與雙溪鄉(xiāng)、同興鄉(xiāng)相襟,北與塘壩鄉(xiāng)、玉津鎮(zhèn)為鄰。清溪總面積為81.5平方公里。國道“213”線南北縱貫全境,樂宜高速經(jīng)過鎮(zhèn)境,馬邊河西東橫流而過,水陸交通便捷。
箭板古鎮(zhèn)坐落于沐川縣縣城以東42公里,離岷江河約5公里,背靠陡峭的魚箭山,腳踏蜿蜒的龍溪河。箭板古鎮(zhèn)地處宜、沐、犍三縣交界的地方。原文昌碑處(箭板鎮(zhèn)福田村1組)是三縣的交匯點,稱“一腳踏三縣”。鎮(zhèn)上有百年老建筑,有吊腳樓,有青石板路,有殘破的歷史遺跡,有充滿懸疑的傳說,是百年老鎮(zhèn),曾被評為“四川zui美街道”之一。
黃河九曲di一灣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(qū)。
九曲黃河di一灣位于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若爾蓋縣唐克鎮(zhèn),此處是四川、青海、甘肅三省交界處。黃河緩緩流過唐克城區(qū),從若爾蓋驅(qū)車大約61公里,經(jīng)過唐克鎮(zhèn),唐克鎮(zhèn)以北9公里到黃河九曲di一灣,登上一座小山包,黃河九曲di一灣的美麗景象躍入眼底。索克藏寺背后的山坡是騎馬登山觀看di一灣的高點,騎馬價格50元,來回大約1小時。